专业代码:040104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培养高层次教育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系统、扎实的比较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科研方法,形成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养成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学风。 3.具有全球视野,了解全球教育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善于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国际教育问题。 4.具有独立地学习、教学和研究能力,能从事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并且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5.外国语达到听、说、读、写“四会”的水平。 6.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和必要的统计处理。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其中第1~1.5年为课程学习阶段,其余时间为研究与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特别优秀者可提前至2.5年毕业。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非洲教育 ·研究内容:非洲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进步和局限、经验和教训;其它国家对非教育援助政策;中非教育交流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特色:对非教育援助 ·意义:增进中非文化、教育的了解,加强中非文化、教育的交流和合作
2、高等职技教育比较 ·研究内容: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法规、政策、制度、思潮等方面的历史变迁、现行改革、发展趋势、国别特点及其启示 ·特色:美国社区学院研究 ·意义:加深对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为本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3、高教政策比较 ·研究内容:国际高教政策改革和发展的背景、走向及其启示。 ·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意义:丰富我国高教政策理论,为我国高教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4、中小学教育比较 ·研究内容:国际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小学课程、教学等领域的制度、思想、政策等。 ·特色:中、美、日等国母语教育比较,中美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因素比较意义:丰富我国基础教育理论,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5、非洲高等教育 ·研究内容:非洲国家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教育政策以及大学内部的教学与管理实践;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特色:南非高等教育改革的典型案例 ·意义:加深对非洲国家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的认识,深入了解非洲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为本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6、中非教育文化比较 ·研究内容:非洲国家传统文化及特征;中国和非洲国家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和非洲国家教育的比较 ·特色:采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中非教育问题并加以比较 ·意义:增进中非文化、教育的了解,促进教育文化交流和合作,从广阔的传统文化视野深入研究中国和非洲教育问题,
7、国际教育援助 ·研究内容: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对非教育援助政策、成效;国际组织对非教育援助政策、模式及成效;本国对非教育援助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特色:对非教育援助的可行性战略 ·意义: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加强中非文化、教育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中非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四、课程设置计划 见下页《比较教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参见《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说明》。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采取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导师组的集体培养作用,又要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要全面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非洲研究院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择优选派硕士生到非洲国家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另外,参与导师课题的学生有机会到非洲国家实地调研、短期访问。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1)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持有一种专业敏感,能够对问题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等形成方向性判断。 (2)独立查阅国内外学术文献,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 (3)能够对文献综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逻辑归纳并有所提炼和升华。 (4)能够进行独立的进行研究设计和思考,具备基本的调查方法和研究问题能力,并且能够提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看法和观点。 (5)拥有比较成熟信息处理、文字驾驭和表述能力。 (6)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一定数量的科研活动,包括承担导师或导师组的部分科研任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开始前,应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
2、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题有现实针对性或理论价值;立论正确,方法科学,观点新颖,有独到见解;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理论和政策观点的阐述能自圆其说。 (2)通篇内容要体现上述“科研能力与水平”5点要求,能够准确地归纳和描述论文选题(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必备的基础理论、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能够体现 学院 | 教师教育学院、非洲研究院 | 学科代码 | 040104 | 学科名称 | 比较教育学 | 研究方向 | 1.非洲教育 | 2.高等职技教育比较 | 3.高教政策比较 | 4.基础教育比较 | 5.非洲高等教育 | 6.中非教育文化比较 | 7.国际教育援助 |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学位课程 | 学位 公共课 | 103452101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32 | 2 | 1 | 考试 | 文科 | 103452103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2 | 2 | 2 | 考试 | 全校 | 103452105 | 第一外国语1(英语1) | 96 | 2 | 1 | 考试 | 除英语外 | 103452106 | 第一外国语2(英语2) | 96 | 2 | 2 | 考试 | 除英语外 | 学位 基础课 | 040100202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48 | 3 | 1 | 考试 | 修2门 | 040104201 | 外国教育史 | 48 | 3 | 1 | 考试 | 学位 专业课 | 040104301 | 比较教育概论 | 32 | 2 | 1 | 考试 | 至少修3门 | 040104302 | 比较教育文献精读 | 32 | 2 | 1 | 考试 | 040104303 | 1.2.3.高等教育比较 | 32 | 2 | 2 | 考试 | 040104304 | 4.基础教育比较 | 32 | 2 | 2 | 考试 | 非学位课程 | 专业 选修课 | 040104501 | 1.5.非洲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 32 | 2 | 2 | 考试 | 至少修3门 | 040100501 | 2.高等职技教育专题研究 | 32 | 2 | 3 | 考试 | 040104502 | 3.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 32 | 2 | 3 | 考试 | 040104503 | 4.中小学教育专题研究 | 32 | 2 | 3 | 考试 | 040104504 | 教育学专业外语:听说训练 | 32 | 2 | 3 | 考试 | 040104505 | 6.非洲文化专题 | 32 | 2 | 3 | 考试 | 040104506 | 7.国际教育援助 | 32 | 2 | 3 | 考试 | 040104507 | 1.4.非洲基础教育专题 | 32 | 2 | 3 | 考试 | 跨专业选修课 |
| 任选跨专业课程一门 | 32 | 2 |
| 考试 | 至少修1门 | 公共 选修课 | 103452701 | 文献检索与写作规范 | 32 | 2 | 1 | 考试 | 可不修 |
| 必修环节 | 103452801 | 社会实践活动 | 2周 | 1 | 2~4 | 考查 |
| 103452802 | 教学实践活动 | 20 | 1 | 2~4 | 考查 |
| 103452803 | 学术活动(讲座及学术研讨10次、学术报告1次) | 10+1 | 1 | 1~5 | 考查 |
| 103452804 | 文献阅读 |
| 1 | 1~4 | 考查 |
|
| 补修(本科)课程 |
|
|
| / | 1、2 | 考查 |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 |
|
|
| / | 1、2 | 考查 |
|
|
| / | 1、2 | 考查 | 应修总学分 | 32 |
|
|
|
|
|
|
|
|
|
|
|
|
|
|
|
注:补修课程由学院统一安排。本研究方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能够反映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3)字数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3~5万字),参考文献不能少于50篇,外文参考文献要求不少于10篇;能虚心接受导师或导师组的意见进行修改。
八、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必读书目: [1] [美]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比较教育.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英]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西班牙]何塞·加里多.比较教育概论.万秀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赵宝恒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顾明远.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0]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2][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编写组,中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选读书目(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 [1]陈永明等.比较教育行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高如峰.义务教育投资国际比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英]B. 霍尔姆斯等.比较课程论.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 [美] 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 [荷]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 A.J.克罗普利.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徐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美]雷·马歇尔等.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顾建新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Ali A. Abdi, Korbla P. Pulampu, and George J. Sefa dei(Eds.)(2006) .African Edu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 Inc.[12]Lulat, Y.G-M. (2005) A History of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A Critical Synthesis. London: Westport, Connecticut.
3、期刊 [1]教育研究.月刊.中央教科所. [2]比较教育研究.月刊.比较教育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 [3]高等教育研究.月刊.华中科技大学. [4]全球教育展望.月刊.华东师范大学. [5]外国教育研究.月刊.东北师范大学. [6]外国中小学教育.月刊.上海师范大学. [7]西亚非洲.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 [8] Comparative Education. [9]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10]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1]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2]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3] Community College Review. [14] 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