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院情动态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理论学习】非洲研究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复信非洲学者精神

20247月,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名誉教授格特·格罗布勒等非洲50国学者,鼓励他们在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的基础上,加大对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道路、中非和南南合作的研究探索,继续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提供智力支持。94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党委召开了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复信精神,传达省委常委会会议、学校党委部署要求。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取得的重要成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主席复信为共筑高水平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全球南方”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这是浙师68年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会议认为,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我校建校50周年贺信精神结合起来,认真贯彻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扛起使命担当,锚定目标定位,以学习的实际成效推动浙师高质量发展再提升、再突破、再上台阶。

9月5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胜利召开,中非关系迈入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新阶段。会议号召全体师生党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主席复信非洲学者精神,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契机,深耕非洲区域国别学学术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努力打造一流学科与一流智库,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交流发言

 

    副院长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中国和非洲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形势,中国和非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加强团队合作。作为研究非洲的学者学生,我们应该从更高站位,更深刻理解中非合作本质。中非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民生经济方面,不仅惠及中非人民,也为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政治方面,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是有力的回击,对维护世界和平,解决世界贫困和边缘化群体困境也是有力的回应。

 

   校双龙学者特聘教授   

习近平主席复信我院等学者学者,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下一步将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新一届中非合合作论坛峰会的部署,在中非达累斯萨达姆共识的基础上,重点就聚焦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道路、中非合作及全球南方合作领域加强研究探索,努力多出成果,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以及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校聘副教授  王严

习近平主席于9月3日会见了来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尼日利亚总统蒂努布,将中尼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结合习近平主席复信非洲学者时提出的加强对全球南方发展现代化研究,未来将在尼日利亚发展道路以及西非地区的发展道路领域深入研究,尤其是探索其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改革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政治学专业硕士生卢逸丹

作为非研院的学生党员,我们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复信非洲学者精神,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拓展国际视野,在学院和老师的指导和培养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非合作高水平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努力成长为非洲区域国别人才。

 

  非洲历史与文化专业硕士生郭传熙

习主席对非洲研究学者寄予厚望,这也是对非洲研究院学子的鼓舞,我们应在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全球南方合作的研究,为建设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

 

 

文字:曾志芳、廖思傲

照片:周逸楠

编辑:金辰晖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9-05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地址:中国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6091(办公室)

传真:0579-82286091

邮箱:ias@zjn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