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馆情介绍
非洲博物馆、中非交流博物馆分别是中国高校中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以非洲文明为主题、以展示中非全方位合作成果的综合性博物馆,致力于为中非双方共同促进文明互鉴贡献力量,是“展示非洲文明和中非友好合作精神的立体教科书”,也是“高校师生传播中非友谊和开展公共外交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基地”。
非洲博物馆集非洲艺术精品收藏、非洲文明文化研究、非洲文化知识普及为一体,成为支撑非洲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促进中非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场馆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展示了非洲本土文化原生品质与生活气息的具象实物,收藏了1000多件精美非洲艺术品,设有非洲乐器、非洲生活用品、非洲面具、非洲木雕、非洲绘画五个展区。整个博物馆的装饰既传递强烈动人的非洲艺术美感,又彰显博物馆重装典雅的学术品位。中非交流博物馆展示中非交往交流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当代中非人民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展区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中非关系的历史梳理;中非各领域、各行业交往交流成效;院史介绍与展陈。300多件展品中既有代表非洲风物的文物雕刻、风景数字画、水墨画、老蒙内铁路机车铭牌,更有见证中非交往岁月的具体实物,包括中国非交往的相关文献和纪念实物、孔子学院志愿者队服、优秀汉语教师证书、援非期间使用的皮箱、创作的诗歌手稿、给援非医疗队成员家属的慰问信等。双博上下呼应,重在突出特色、完善功能、丰富要素,使之成为中非民间外交的前沿阵地和讲好中非友好故事的一线场域。
双博自开馆以来,接待了20万人次的中非参观者,包括从中国的专家学者、各级政府官员、市民大众、大中小学生,到非洲国家领导人、外交官、高校师生、媒体人士等。双博重塑了中国参观者对非洲的认知,同时给无数非洲朋友带来家的感觉。双博既是中非友谊的绝佳见证,也是高校师生讲好中非友好故事,开展民间人文交流以及领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空间场域和重要媒介。
(简介更新时间: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