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培训】我院青年博士参加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方法讲习班
6月26日至30日,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讲习班”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从事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及相关专业教学、研究的青年教师、研究人员及在校本科生、硕、博研究生100余人线下参加。此次培训主要采用讲授、讨论和研究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阎学通教授、孙学峰教授、庞珣教授、刘丰教授、漆海霞副教授、杨原研究员、陈冲副教授分别作为主讲人围绕核心问题开讲。我院非洲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贺轶洲博士、卢秋怡博士受邀参加活动。
第二十一届“国家关系研究方法讲习班”举行
此次研讨班主要涉及国际关系研究设计的基本方法、国际关系统计学和博弈论基本方法研究。其中,研讨班在6月26至27日主要围绕国际关系研究设计基本方法进行学习。包括如何确定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环节并进行设计、如何通过社会科学的数据思维和理论思维建立理论框架、如何进行概念操作化、如何进行因果机制分析和过程追踪等。
6月28日至6月30日研讨班的学习重点转向国际关系学科中的定量分析,其中包含国际关系统计建模和博弈建模。通过掌握基本统计原理,学员学习国际关系当中基本统计建模,如线性回归、logit回归等;此外,通过经典国际关系案例,培训班学习博弈建模,包含静态博弈、有限多轮博弈和无限多轮博弈,了解如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等基本博弈概念。
30日下午,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就学员学习当中存在的困惑进行答疑。阎学通教授表示,国际关系学科使用科学的操作化手段固然重要,但是学者应认识到科研中的科学设计和变量控制更为重要。研究者应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提高研究的理论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性手段并加以创新提高论据,才能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有深度的学术研究。
第二十一届“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讲习班”成员合影
文字:贺轶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