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非洲博物馆  科普专栏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非洲风俗:非洲发饰

“头部工程”是非洲女性的重点工程。非洲人的头发天然卷曲,柔软,富有弹性,紧贴头皮,梳理不直,无法使之下垂。修饰卷发,只好紧贴头皮从前到后,或从上而下编成细小发辫,辫梢用青丝线或金丝线扎紧,在头顶或后脑勺收拢打结;或者将头部分成若干小区,各编一小辫,或直立、或下垂、或弯曲。这种小辫不同于新疆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因其发质不同,是梳不成几十条辫子的。

梳理卷发颇费时力,一般梳子难以梳通,只好借助硬木长梳。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盛产乌木,马孔德人是乌木雕制品的能工巧匠,乌木长齿梳就成了最佳的梳头工具。即使这样,还要靠姐妹帮助,花上半天时间。一般要半个月、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梳理一次。

巧手编织的发型奇特、俏丽、新颖、活泼、有朝气,富有寓意。如“大头额发”,表示对长辈的尊重和孝道,“打妻棒发”表示对丈夫的忠贞。还有鱼鳞式、谷穗式、菠萝式、绵羊式、鸡冠式、驼峰式、蘑菇式,不一而足。梳理过的头发,牢固不散,勤劳朴实的非洲妇女头顶重物行走,快步如飞,是一绝技。

非洲妇女重视头饰,职业理发匠颇受青睐,生意红火,而善于编织头饰的人,受到姐妹的敬重。

带有编织发饰的非洲木雕(馆藏展品)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9-27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地址:中国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6091(办公室)

传真:0579-82286091

邮箱:ias@zjn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