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页  院情动态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支部联学】浙师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举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支部联学

6月24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举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支部联学,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由非洲研究院党总支牵头组织,经管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党委、法政学院党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外国语学院党委、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党委等师生党员代表参加。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院长施俊天传达了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施俊天表示,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是在浙江迈入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之际,向全省上下发出的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新的赶考之路的集结号、冲锋号。施俊天围绕党代会提出的“5大战略指引”“11方面重要遵循”、推进“两个先行”的奋斗目标和高水平打造“8个高地”的具体目标、扎实推进“10个着力”等内容对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进行了解读。他希望与会各协同机构在非洲区域国别学领域取得更多成绩,助力建设教育强省、文化高地,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发展大局作出独特的、更大的贡献。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珩导学《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她表示,这本书系统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推动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不懈探索与开拓创造,为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提供了实践指南。王珩指出,协同中心各成员单位党组织要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指引,依托学科、智库和平台优势,扎实做好战略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国际传播,在推进中非、浙非合作,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中体现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打造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校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金国峰对支部联学活动进行总结点评。金国峰指出,全体师生党员要掀起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学习高潮,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做“八八战略”的忠实拥护者,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党员要带头学,干部要全员学,青年要互动学。金国峰表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是我校服务国家和浙江对非合作战略、进行国际传播的有力平台、有效阵地。中心党建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省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进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强化“一带一路”与浙非合作党员培训基地建设,为“两个先行”省建设提供党建智慧和组织保障。


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讲解员、非洲研究院党总支委员杨文佳主持联学活动,并在非洲博物馆主讲题为《推动中非文明互鉴,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微党课。该党课是省“一带一路与浙非合作”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行走的思政课”系列之一,主要结合非洲博物馆展品,介绍各时期中非文明交流情况,重点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助力建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重视与具体举措,进而号召广大师生为增进中非交流添砖加瓦。

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参与联学的师生党员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并围绕主题深入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大家一致表示,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吹响了浙江迈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冲锋号。作为高校党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做“红色根脉”的坚定守护者、“八八战略”的忠实践行者、“重要窗口”的优秀建设者、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先行探路者,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拼搏,不懈奋斗,时刻走在前列。


编辑:廖思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6-26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地址:中国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6091(办公室)

传真:0579-82286091

邮箱:ias@zjn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