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调研】浙江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王新华一行来院开展国际传播专项工作调研
2022年1月20日上午,浙江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处长王新华一行4人来非洲研究院调研考察,就国际传播专项工作展开展开深入交流讨论。浙江省对外传播中心干部肖达,金华市委宣传部新闻外宣发布处处长、金华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程杰,新闻外宣发布处副处长吴骞等陪同;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刘鸿武,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教授王珩,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徐薇,学校党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科长李康杰,非洲研究院科研与外事管理办公室主任单敏等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双方均表示,随着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传播的份额和作用将越来越大,政府、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驻外机构与企业等等各行各业都是国际传播的主体,都需要积极发挥各自所长,加强沟通、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提升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成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保驾护航。
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王新华一行来院调研
王新华处长充分肯定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在非洲研究与国际传播工作中的成绩,非洲研究院一直坚持高站位、强化大局意识,许多工作具有前瞻性和首创精神。他指出,浙江省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之一,浙江有责任有义务更有资源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前沿性的探索工作。希望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利用外籍学者多、国际交往频繁、学术底蕴丰厚等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传播,把对外交流工作推向纵深。王新华还建议,今后非洲研究院与省委宣传部多联系多交流,双方在交流合作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为提升浙江省对外传播工作作出新的努力。
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处长王新华
刘鸿武院长对王新华处长一行表示欢迎。刘鸿武院长认为,区域国别研究机构依托所在高校,大多人才聚集、学科门类齐全,具有从事国际传播工作的先天优势。在实践中,国际传播工作应当以实体化、机制化、平台化的方式持续推进。具体而言,在日常工作中要储备人才,积累资料,长期跟踪甚至扎根研究对象国或地区,进而获得一线体验、取得一手资料、培育一流人脉。多年来,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在各层面开展了一系列对外传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渐形成了“学科建设为本体、智库服务为功能、扎根非洲为前提、中非合作为路径、协同创新以赋能”的智库建设与国际传播路径。
刘鸿武院长强调,中非关系的升级发展进一步凸显了中非文化沟通与对话的重要性。当前中非关系的三大支柱: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形象地讲,政治互信是要建立一个很坚固的鱼塘,经贸合作是鱼塘里面的鱼,人文交流则恰如鱼塘里面的水。只有水好且“畅其流”,鱼儿才能长得好、长得肥,因此这三者缺一不可。浙江省有深厚的中非人文交流底蕴,继续加强中非人文交流与沟通领域的合作,促进文化产业拓展延伸,进而为中非经贸合作打开新天地。
非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鸿武
会议最后,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珩教授发言,她首先感谢王新华处长长期以来对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的关心和指导,同时表示非洲研究院将进一步落实国家国际传播工作总要求,努力挖掘浙江省国际传播资源,总结提升传播经验,凝练优化传播案例,讲好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故事,进一步服务浙江省“一带一路”建设枢纽工程和开放强省战略。
省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王新华一行来院调研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