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树人】非洲研究院:行走的思政课,“出汗”的思政课
“徐霞客的一生是行走的一生,他留下了《徐霞客游记》这部不朽的文化名著,更是留下了伟大的徐霞客精神。”“我们的研究生一定要像徐霞客一样,志向于在中国和非洲大陆间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学问、在行走中服务国家和社会、在行走中实现人生价值。”
阳光不燥,秋风正好,11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中的思政微课在金华霞客古道进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非洲研究院刘鸿武院长、非洲研究院南非籍高级研究员格特大使主讲这一微课,非洲研究院40余名研究生参加。
霞客古道原石铺道,一路蜿蜒曲折,沿线竹林茂密,树木丛生,溪水淙淙,古韵甚浓,令人心旷神怡。我院师生用脚步丈量霞客古道,用身心感受徐霞客行走中国的实践精神。狭窄曲折的古道虽然难行,师生们相互勉励,一起向着终点前进,在互帮互助中感受徐霞客当年在行走中探索的艰难不易。
行走过程中,刘鸿武院长继续说道,“徐霞客精神的精髓是立足求实,贵在创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成功典范,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治学研究、济世民生的宝贵财富。”刘院长进一步指出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我们党全面总结百年奋斗中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注重实践,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刘院长勉励同学们认真学习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徐霞客精神,做行走中国和非洲大陆的当代徐霞客,为中非合作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努力。
非洲研究院高度重视外籍学者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地位,组建中非学者联合宣讲团,传播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述中非友谊。非洲研究院南非籍高级研究员格特大使也参与主讲了此次行走的思政微课,他表示,去了很多的国家,感受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但是在中国的生活工作经历记忆尤为深刻,他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展模式和理念是非常值得去了解和学习的。格特大使指出,当前中非关系正在稳步深入向前发展,中国与南非、非洲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并深化,而其中的关键在于青年,中非关系的未来掌握在优秀的年轻人手中,希望各位研究生能够继续传承中非友谊,继续这项伟大的事业。
据悉,非洲研究院已经连续多年以“做行走中国和非洲大陆的当代徐霞客”主题班会为载体,组织研究生行走霞客古道,学思践悟党的理论知识,厚植研究生立志服务中非合作国家战略的家国情怀。同时,非洲研究院积极创新课程思政形式,此前将思政课搬进国内首个以非洲文明为主题的非洲博物馆,得到《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被誉为“有风景的思政课”。将思政课带到霞客古道与将思政课搬进非洲博物馆一脉相承,这场“出汗”的思政课,旨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可视化、更具生动性与生命力,旨在培养一批批能够投身于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优秀研究生。
文字:廖思傲、张倩倩
图片:刘慧、周航、廖思傲
编辑:唐贇
作者:
发表时间: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