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工坊】办实事先锋岗丨非洲研究院举行第二届研究生写作坊系列活动
搭建研学实践平台,培养科研综合素养。为进一步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院于5月12日开展学生科研服务先锋岗、教师科研互助先锋岗活动,举办第二届研究生写作坊系列活动第一场,来自校内外60余名师生齐聚非洲研究院二楼会议室,围绕智库咨政报告撰写、做好研究设计与研究综述等主题展开研讨。
一、如何写好智库咨政报告
系列活动第一场由金华市委市政府总值班主任余俊磊、金华市婺城区委办叶巨擘主讲智库咨政报告写作,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珩主持。
余俊磊主任立足于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我校非洲研究特色,从党委信息工作的含义、作用、信息刊物的种类、咨政报告报送的流程、国家当前的关注热点、咨政信息的类别、咨政报告的写作要领等方面为大家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如何完成一份有价值的涉非智库咨政报告。
余俊磊主任将咨政报告划分为决策咨询类、情况动态类、调查研究类三类。结合涉非研究,他指出决策咨询是基于对当前中非合作、国家对非战略、政策实施情况的全面分析,对下一步中非关系走向提供对策建议;情况动态涉及非洲国家最新动态、尤其是中非合作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调查研究涉及长期跟踪进而形成涉非问题调研报告,包括问题、分析、数据以及案例。
他指出,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咨政报告,首先要注意研究选题。第一,关注时事政治,如围绕中非交流合作大事、涉非重大事件、国家领导人出访行程、重要涉外涉非会议活动等;第二,关注重要节点,要定期关注研究中非国家层面及非洲国家节点性事件,如三年一届的中非合作论坛、中非建交50周年、某个纪念日等;第三,关注周期事件,围绕某些有一定周期的重要事件,如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4次踏上非洲大陆访问多国与非洲人民互动交流,可周期性回顾。
他提出智库咨询报告应增强咨政价值,不能光用学术的标准来衡量,还应关注其对中央、省委市委领导来说是否具有参考的价值,是否有助于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他强调,保证真实可靠也是咨政报告的写作要点之一,因此,咨政报告的表达要准确无误,表达绝不能模棱两可、分析绝不能似是而非、建议绝不能不着边际,最好是建立在一定的数据和案例的分析之上,这就要求写作者在平常的学习中做好深入调研,多积累多实践。
叶巨擘以两篇具体的咨政报告为例,详细地为大家指出在智库咨政报告的写作中应该避免的问题,如节奏把握不准、建议过于宽泛、分析浅尝辄止、表达过于学术等,他还从“快准精要”四个方面给出相关咨政报告撰写的建议,即信息时效性强、要素准确无误、文字言简意赅、内容关键重要。
王珩书记在总结时用“敬业、勤业、专业”概括学习的心得体会,用四个词寄语参会师生:“忠诚”——智库工作政治属性是第一位的;“敏锐”——注意咨政报告的时效性、前瞻性;“实干”——注重知行合一,脚踏实地开展务实研究;“时尚”——紧贴时代,紧贴热点,紧贴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努力成长为应用型、复合型、智库型人才,为中央和地方决策提供有力参考和智力支持。
二、如何做好研究设计和研究综述
系列活动第二场由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姜恒昆、研究员李鹏涛主讲如何开展研究设计和研究综述,非洲研究院副院长徐薇主持。
姜恒昆副研究员为在场师生做了题为《试谈做研究和写论文》的讲座。首先,他对研究设计的基本要求做了概括:一是总体要求要布局合理,阐述问题要突出重点,要有严谨的理论推导以及行文文笔流畅、叙述清楚。二是题目言简意赅力求出彩,摘要不仅要完整准确还要客观简洁,但需要包含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三是主体部分的引言要做到引人注目,应包含研究的问题、研究重要性、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创新,正文部分要提出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或预测结果。
同时,姜老师还为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如何确定论文选题。他认为选题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从话题到问题,做到几个“有”:有兴趣并且有理解,将问题由浅入深,由大到小的剖析;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要做到有意义或有重要性;有创新,不仅要在理论上解释新现象、提出新思想,还要在实证上解释新现象,使用新方法、新材料、新案例。他提到,选题的基本思路有两种,第一种是以梳理和填补为主,这可以使别人能更加系统更加详细地了解到该领域的内容。第二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如何发现并确定问题一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偶然遇到并对此产生兴趣,另一种是在读文献的时候发现问题,但是在确定问题的时候范围一定要小,要做到研究深入,以小见大。
姜老师指出研究过程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总结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产生的背景,要求全面但简洁;第二,梳理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演变的过程,要求全面而详实;第三,已有的关于研究问题或现象研究成果要进行总结,仍然存在的问题或现象则应当预测趋向;第四,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概括、展望本研究未解决的问题。
李鹏涛研究员就“为什么要写研究综述”、“如何写好研究综述”两部分与师生们分享经验。
为什么要写研究综述?研究综述是验证论文可行性的必要基础,通过写研究综述可以检测自己寻找的资料是不是可以支撑自己的选题,以便及时调整或者重新选题,同时也是学术规范的体现。此外,研究综述可以使个人充分认识相关领域的研究,对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有所了解、掌握最新的热点,从而更易让论文取得突破。
如何写好文献综述?其一,要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研究做充分的把握。其二,尽可能利用各种搜索网站获取大量文献资料。其三,研究综述不是简单的罗列文献,而是要对前人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观点,观点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观点背后的学术思考是什么、观点出现的背后溯因、随着主流思想的变化会有产生了什么新的观点、新旧观点的内在逻辑是什么等问题要全部解释或者呈现清楚。其四,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凝练出明确的问题,根据问题决定文献的取舍,注意学术规范。其五,选题一定是小切口,但是在做文献综述时要有宏观的意识,在对国内外研究的对比中找到一个适当的切入点。
评议嘉宾赵俊、陈立、肖玉华、周志发结合主题对此次研究生写作坊的参赛文本作了点评,指出其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关修改完善的建议。赵俊副研究员重点强调了研究问题的重点是“问”,选题要结合现实的热点兼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陈立博士指出,写论文一定要抓住一个具体的问题深入研究,面面俱到的论文往往难以突出重点。肖玉华副研究员则认为选题一定要明确,在选题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确定选题,围绕问题设计论文。周志发副研究员对文献综述的两种方式作了介绍,并对综述的历史渊源和历史逻辑作了强调。
主持人徐薇副院长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她勉励师生围绕学科特性,多读资料并进行写作训练,进一步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
主办:非洲研究院研究生会
供稿人:沈丽君、廖思傲
会议纪要:胡洁琼、薛智丹
照片:郭婷婷、董锐、廖思傲
编辑:刘晴
审核:廖思傲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