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教育】百年初心坚实如磐,非洲研究院党总支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智库发展相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高校智库发展道路,12月1日上午,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珩和党总支委员、院长刘鸿武带领全院师生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回首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历史,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交出了一份恢弘答卷。”院党总支书记王珩作了导学,围绕“百年奋斗篇、经验启示篇和学习践行篇”等开展了主题宣讲。
王珩书记带领全院师生回顾了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成果。她强调,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那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王珩书记强调,“十个坚持”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结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的重要讲话精神,王珩指出,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中非合作论坛新20年开局的背景下,看清楚过去中非合作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中非合作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对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南南合作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借鉴和示范,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以及历史和现实意义。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非合作取得成功的经验和启示,王珩的体会是:坚持人民至上,真实亲诚;坚持独立自主,义利兼顾;坚持开拓创新,合作共赢。中非合作如何继续成功?要以理念为先,构建人文知识共同体;以发展为要,构建责任发展共同体;以民生为重,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以安全为基,构建和平安全共同体;以可持续为继,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
最后,王珩书记号召全院师生员工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理论学习与自身涉非研究的实践行动相结合、发挥好智库战略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功能,切实增强理论自觉、政治自觉、历史自觉、行动自觉,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共同努力开创美好未来。
学好六中全会精神,做好服务中非合作战略的答卷人
随后,院党总支委员刘鸿武院长主讲党课《学好六中全会精神,做好服务中非合作战略的答卷人》。党课中,刘鸿武院长回溯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历次会议发展进程,探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发展演变,结合历史发展脉络,引经据典地深度剖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世界其他政党一样存在某些共性,但又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她是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深化和创新,在立足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发扬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和研究了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形成的历史经验,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刘鸿武院长讲道。
结合正在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刘鸿武院长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一代接着一代奋斗,一棒接着一棒跑,将历史的延续和时代的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中非关系也是一样。中非合作七十年,中非合作论坛已二十一年,既有连续性又有与时俱进,证明中国内政外交具有超强的延续性,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有利于理解中非关系以及习主席在第八届中非合作论坛中提出的“九项工程”,也有利于进行中非合作论坛的后续相关研究,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做好服务中非合作战略的答卷人。
一棒接着一棒跑,师生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教工党员杨文佳表示,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对全体党员更加深刻地了解党的历史、更加坚信党的领导、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的全体师生也应时刻谨记建院初心,紧跟国家对非合作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努力做好学院建设和智库工作,不忘初心,坚持奋斗。
教工党员廖思傲表示,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深刻了解了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牢记初心、艰苦奋斗也是非洲研究院坚持的发展路线,未来,我们要紧跟国家发展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一批批的优秀涉非人才。
学生党员刘晴表示,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深刻感知到了党百年来的风雨兼程与艰苦奋斗。鉴往知来,向史而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志存高远,坚定初心使命,将远大理想抱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努力学习本领,发掘潜能、提升自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学生党员周星灿表示,从一穷二白走到现如今国富民强、河清海晏、众志成城、自立自强,曾经举步维艰的社会主义中国而今已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发展历程,不忘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年力量。
文字:廖思傲 曾晶晶
图片:姚园园 沈丽君
编辑:薛智丹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