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典礼】胸怀“国之大者”,努力奋发成才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
9月13日,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顺利进行。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珩、非洲研究院南非籍高级研究员格特、副院长徐薇、副院长杨文佳出席,2021级全体新生、2020级部分老生代表参加。
开学典礼上,院党总支书记王珩首先向新生介绍了非洲研究院集成智库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丰硕成果。她指出,近年来非洲研究院聚焦服务中非合作主线,开展战略研究,引领学术创新、发挥咨政功能,助力中非发展、致力民心相通,促进人文交流、重视国际传播,讲好中非故事、着力人才培养,服务外交大局。她勉励2021级新同学“胸怀‘国之大者’、努力奋发成长”,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新格局等国家战略产出大智慧、拿出大作为,做出大贡献。她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明确成长成才大方向。她用“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中国古话和“独行快、众行远”的非洲谚语,勉励新同学要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练就服务发展的大才干。她引用习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主旨演讲中的话,寄语非院青年发挥优势,矢志不渝坚定向前,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大发展。最后,王珩书记祝愿“非同一般”的2021级硕士研究生拥有“非比寻常”的学习生涯,取得“非同凡响”的卓越成绩。
我院南非籍高级研究员格特大使也表示欢迎新同学能够来到非洲研究院学习。他表示,作为非洲人,他很高兴能够看到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致力于中非合作,培养懂非洲爱非洲的优秀人才,同时也给更多人搭建了一个学习了解非洲的平台。他指出,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稳定且坚持致力于实行多边主义。中国无论是在经济、公共卫生、贸易、技术创新、气候变化,还是和平与安全等方面都将继续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中国的成功发展道路是非洲国家的榜样,中国也一直在同非洲国家探讨适合非洲国情的发展道路,中非友谊和团结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非洲和中国正处于一个友好合作、并肩前行的新时代。最后,格特大使希望作为非洲研究院一员的同学们能够继续有意识地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建立一个更强大的中非友谊关系。
副院长徐薇从学院简介、教师团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等介绍了我院的办学情况。徐薇副院长进一步提出,我们的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五种能力:一是多学科系统训练,融合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宗教学、民族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二是建立起对一个国家或区域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三是具备外语乃至对象国语言的能力,能顺利开展访谈、调研、数据搜集与整理以及文献研读;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在其中积累学术与社会人脉;五是了解西方研究传统的优势和缺陷以及熟悉非洲本土知识,从而站稳中国立场。最后,针对如何做研究,徐薇副院长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有边界意识;二是做学术要追求简洁明了;三是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四是要具体化,要小切口、大文章。
20级老生代表张书林进行分享,他表示,希望新生能够珍惜时光、把握学院搭建的各类平台。对于如何度过非院时光,张书林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多读书,多看文献;二是勤练笔,写文章;三是多思考,多实践。21级新生代表朱伟铭表示自己将潜心问学、矢志创新、严谨治学、锐意进取,将个人价值和民族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践行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精神,担当时代责任,把学问做在非洲大地上,为非洲研究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先进典型,我院对2021年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学习强国学习标兵进行了表彰,院党总支书记王珩颁奖。
此前,21级新生共同参观非洲研究院非洲博物馆,实地领略非洲文化与艺术。院辅导员廖思傲带领21级新生游览浙师校园,并在行走浙师校园过程中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始业教育。
供稿:姚园园、廖思傲
图片:吕昕睿、谭晓涵
编辑:刘晴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9-15